正在播放《税务师‖2019年涉税服务实务》:第七章 第一节 18、应收出口退税款科目
快速连接到《税务师‖2019年涉税服务实务》其它集
- 第七章 第一节 18、应收出口退税款科目
- 1、涉税服务实务 寄语
- 2、前言
- 3、税务师的概念
- 4、税务师的服务范围
- 5、税务师行业的特点
- 6、税务师的执业原则
- 7、涉税服务中税务代理的含义
- 8、涉税服务的税收征纳关系中的作用
- 9、税务代理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渊源
- 10、我国涉税服务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历程
- 11、涉税服务制度和规范管理
- 12、税务师行业的现状
- 13、税务师行业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
- 14、税务师行业未来发展应坚持的原则
- 15、税务师资格考试
- 16、税务师的权利与义务
- 17、税务师事务所 成立条件
- 18、税务师事务所 实施行政登记管理
- 19、税务师事务所 不予受理的情况
- 20、税务师事务所 列为重点监管单位的情况
- 21、税务师事务所 变更条件
- 22、税务师事务所 的注销
- 23、涉税服务的范围
- 24、涉水服务中税务师的执业规则
- 25、涉税服务关系的确立
- 26、涉税服务关系的变更
- 27、涉税服务关系的终止
- 28、委托方的法律责任
- 29、受托方的法律责任
- 30、税务师的执业道德导读
- 31、税务师职业道德概述及内涵
- 32、职业道德之尊法守规
- 33、职业道德之诚实信用
- 34、职业道德之专业胜任
- 35、职业道德之尽职尽责
- 36、税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
- 第二章 第一节 1. 税务管理体制的概念
- 第二章 第一节 2. 分税制下的税务管理体制
- 第二章 第一节 3.税务管理机构的设置
- 第二章 第一节 4. 税收征收范围的划分
- 第二章 第二节 1. 税务登记的概念
- 第二章 第二节 2. 税务登记的内容
- 第二章 第二节 3. 税务登记管理
- 第二章 第二节 4. 设置账簿的范围
- 第二章 第二节 5. 对纳税人财务会计制度及其处理办法的管理
- 第二章 第二节 6. 账簿、凭证的保存和管理
- 第二章 第二节 7. 纳税申报的概念
- 第二章 第二节 8. 纳税申报方式
- 第二章 第二节 9. 纳税申报的具体要求
- 第二章 第二节 10、纳税评估的概念
- 第二章 第二节 11、纳税评估工作内容与指标
- 第二章 第二节 12、纳税评估的对象
- 第二章 第二节 13、纳税评估的对象
- 第二章 第二节 14、评估结果的处理
- 第二章 第二节 15、纳税评估工作的管理
- 第二章 第二节 16、税款征收概念及征收方式
- 第二章 第二节 17、税款征收的方式
- 第二章 第二节 18、税款征收的措施
- 第二章 第二节 19、税收优先的规定
- 第二章 第二节 20、纳税人有合并、分立情形的税收规定
- 第二章 第二节 21、税务检查的概念及范围
- 第二章 第二节 22、税务行政复议
- 第二章 第三节 1、税务机关的权利
- 第二章 第三节 2、税务人员的法律义务与责任
- 第二章 第三节 3、纳税人的权利
- 第二章 第三节 4、纳税人的义务
- 第二章 第三节 5、违反税务管理的行为及处罚
- 第二章 第三节 6、欠税和逃税行为及处罚
- 第二章 第三节 7、抗税与行贿行为及处罚
- 第二章 第三节 8、骗税与其他违法行为及处罚
- 第三章 第一节 1、涉税鉴证服务的相关概念
- 第三章 第一节 2、涉税鉴证的特点
- 第三章 第一节 3、涉税鉴证业务的种类
- 第三章 第一节 4、涉税鉴证遵循的原则
- 第三章 第一节 5、鉴证业务流程 业务承接
- 第三章 第一节 6、鉴证业务流程 业务计划
- 第三章 第一节 7、涉税鉴证业务实施
- 第三章 第一节 8、 涉税鉴证业务实施之工作底稿管理
- 第三章 第一节 9、涉税鉴证报告的基本结构
- 第三章 第一节 10、涉税鉴证业务报告出具规范
- 第三章 第一节 11、涉税鉴证业务报告基本程序
- 第三章 第一节 12、涉税鉴证业务报告示范文本
- 第三章 第二节 1、非涉税鉴证服务的概念和特点
- 第三章 第二节 2、非涉税鉴证服务业务的种类
- 第三章 第二节 3、非涉税鉴证服务遵循的原则
- 第三章 第二节 4、非鉴证服务业务承接
- 第三章 第二节 5、涉税服务业务约定书参考格式
- 第三章 第二节 6、非涉税鉴证服务员业务计划
- 第三章 第二节 7、非涉税鉴证服务业务实施
- 第三章 第二节 8、涉税服务业务报告
- 第四章 第一节 1、企业税务登记代理之登记制度
- 第四章 第一节 2、“五证合一”办理流程
- 第四章 第一节 3、税务登记北京为例
- 第四章 第一节 4、代理税务登记操作规范
- 第四章 第一节 5、变更税务登记内容
- 第四章 第一节 6、变更税务登记管理规程
- 第四章 第一节 7、代理变更税务登记操作要点
- 第四章 第一节 8、停业复业登记管理规程
- 第四章 第一节 9、代理停业复业登记操作要点
- 第四章 第一节 10、注销税务登记管理规程
- 第四章 第一节 11、代理注销税务登记操作要点
- 第四章 第二节 1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登记管理规程
- 第四章 第二节 2、代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登记操作要点
- 第四章 第二节 3、税种认定登记管理规程
- 第四章 第二节 4、代理税种认定登记操作要点
- 第五章 第一节 1、按发票部门分类
- 第五章 第一节 2、按适用发票办法分类
- 第五章 第一节 3、按增值税抵扣凭证分类之增值税专用发票
- 第五章 第一节 4、按增值税抵扣凭证分类之增值税普通发票
- 第五章 第一节 5、增值税发票系统
- 第五章 第一节 6、领用发票的纳税人范围
- 第五章 第一节 7、发票领购簿的申领
- 第五章 第一节 8、发票领用资格的办理
- 第五章 第一节 9、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的审批
- 第五章 第一节 10、发票领用数量的审批
- 第五章 第一节 11、专用设备的领用和发行
- 第五章 第一节 12、发票领用手续
- 第五章 第一节 13、发票印制
- 第五章 第一节 14、发票的保管 保存 和 缴销
- 第五章 第二节 1、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
- 第五章 第二节 2、收取款项未发生销售行为开具的发票
- 第五章 第二节 3.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范围
- 第五章 第二节 4、开具发票的基本要求
- 第五章 第二节 5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要求
- 第五章 第二节 6、互联网连接状态下在线开具发票
- 第五章 第二节 7、选择相应的编码开具增值税发票
- 第五章 第二节 8、填写购买方的纳税识别号或信用代码开具专用普通发票
- 第五章 第二节 9、增值税普通发票作废或开具红字发票
- 第五章 第二节 10、增值税专用发票作废
- 第五章 第二节 11、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红字发票
- 第五章 第二节 12、差额征税发票开具
- 第五章 第二节 13、通行费电子发票的种类
- 第五章 第二节 14、通行费电子发票开具规定
- 第五章 第二节 15、通行费电子发票开具流程
- 第五章 第二节 16、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开具
- 第五章 第二节 17、稀土企业发票开具
- 第五章 第二节 18、成品油发票开具
- 第五章 第二节 19、备注栏注明经营业务的发票开具
- 第五章 第二节 20、税务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范围
- 第五章 第二节 21、税务局代开增值税普通发票的范围
- 第五章 第二节 22、代开种类
- 第五章 第二节 23、代开规范
- 第五章 第三节 1、发票使用的基本要求
- 第五章 第三节 2、发票的真伪鉴别
- 第五章 第三节 3、审核发票记载的业务真实性
- 第五章 第三节 4、审核发票开具的规范性
- 第五章 第三节 5、审核发票的内容逻辑性
- 第五章 第三节 6、发票认证方式 有效期限 认证时限
- 第五章 第三节 7、发票预期认证
- 第五章 第三节 8、预期申报抵扣
- 第五章 第三节 9、增值税专用发票丢失
- 第五章 第三节 10、异常增值税扣税凭证
- 第五章 第三节 11、取得异常增值税扣税凭证
- 第五章 第四节 1、处1万元以下罚款的行为~1
- 第五章 第四节 2、违章处罚跨规定使用区域 虚开
- 第五章 第四节 3、私自印制发票及处1万以上5万以下的罚款行为~1
- 第五章 第四节 4、发票违章行为的其他规定
- 第六章 第一节 1、代理建账建制的适用范围
- 第六章 第一节 2、代理建账建制的基本要求
- 第六章 第一节 3、复式账建账建制的基本要求
- 第六章 第一节 4、简易账建账建制的基本要求
- 第六章 第二节 1、代建个体工商户财务会计制度
- 第六章 第二节 2、代理记账准确履行纳税义务
- 第六章 第二节 3、代理记账操作规范之审核原始凭证
- 第六章 第二节 4、代理记账操作规范之代制记账凭证
- 第六章 第二节 5、代为编制会计账簿
- 第六章 第二节 6、代为编制会计报表
- 第六章 第二节 7、代理纳税申报
- 第六章 第二节 8、代理纳税审查
- 第七章 第一节 1、“应交税费”科目
- 第七章 第一节 2、应交增值税前六个专栏
- 第七章 第一节 3、应交增值税后四个专栏
- 第七章 第一节 4、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
- 第七章 第一节 5、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
- 第七章 第一节 6、待抵扣进项税额明细科目
- 第七章 第一节 7、待认证进项税额明细科目
- 第七章 第一节 8、待转销项税额明细科目
- 第七章 第一节 9、增值税留抵税额明细科目
- 第七章 第一节 10、简易计税 等四个明细科目
- 第七章 第一节 11、应交消费税等8种税费明细科目
- 第七章 第一节 12、应交个人所得税等4种税费明细科目
- 第七章 第一节 13、“税金及附加科目
- 第七章 第一节 14、所得税费用科目
- 第七章 第一节 15、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
- 第七章 第一节 16、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
- 第七章 第一节 17、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营业外收入